在美国求职的中国留学生,往往满怀期待,却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踩入“陷阱”——从虚假H1B承诺、无偿试用,到付费内推骗局,这些“潜规则”让许多人吃了哑巴亏。
有人因轻信口头offer错过最佳机会,有人被雇主以签证为由压低薪资,甚至还有人落入“高薪实习”的诈骗圈套……
如何在复杂的求职环境中保护自己?本文为你拆解常见套路,并提供实用防坑策略——从背景调查、合同审核到维权途径,助你避开雷区,顺利拿下心仪offer!
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“潜规则”或套路,这些情况通常与信息不对称、文化差异、签证限制或个别雇主的不规范行为有关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现象(案例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,请仔细甄别。):
📣现象:部分公司(尤其小型或华人企业)以“提供实习机会”为名,招聘持OPT(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)或CPT(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)的留学生,但支付远低于市场标准的工资,甚至要求“免费试用期”。
💢套路:雇主以“积累经验”“帮助抽H1B”为诱饵,延长试用期或不签正式合同,学生因身份压力被迫接受。
📣现象:雇主口头承诺“支持H1B”,但实际不配合流程(如不提交申请、拖延文件等),导致学生错过抽签机会。
💢套路:公司可能利用留学生对签证流程不熟悉,或故意在抽签后压低薪资(因学生失去议价能力)。
📊数据: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,2022年H1B欺诈投诉中,约15%涉及雇主虚假承诺。
📣现象:某些中介或个人以“内推保录取”为名,向留学生收取高额费用(数千至上万美元),但实际提供的职位可能是虚假的。
💢套路:宣称与“名企HR有合作”,实则伪造内推邮件或通过非正规渠道操作,甚至直接消失。
📣现象:部分美国企业对中国留学生存在刻板印象(如“不善沟通”“缺乏领导力”),在面试中设置隐性门槛。
💢套路:小组面试(Group Interview)中留学生可能因语言或表达风格差异被低估;某些岗位更倾向本土学生。
📣现象:公司招聘时暗示“表现好可转正”,但实际无headcount(编制),实习结束后直接终止合同。
💢套路:常见于金融、科技等行业,尤其在经济下行时,企业通过实习生填补短期人力缺口。
📣现象:口头承诺薪资与合同不符(如承诺年薪8万,合同写6万+“绩效奖金”)。 要求签署竞业协议(Non-compete Clause),限制留学生未来就业范围(即使离职后仍需遵守)。
在求职过程中规避风险需要从信息核查、法律意识、沟通技巧、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入手。以下是一份详细指南,帮助你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程度避免被“套路”或陷入不利境地:
1、官方渠道核实:。
✅查看公司官网、LinkedIn页面、Crunchbase(融资情况)、Glassdoor(员工评价)。
✅在美国劳工部官网或州政府商业注册网站查询公司是否合法注册。
2、华人公司特别警惕:。
✅通过天眼查/企查查核查国内关联公司(部分华人公司在美国注册空壳公司)。
✅搜索公司名+“诈骗”“拖欠工资”等关键词,看是否有负面新闻。
1、警惕“天上掉馅饼”的职位:。
✅若职位要求极低但薪资极高(如“无经验年薪10万+”),大概率是骗局。
✅核实招聘邮箱是否为公司官网域名(如@google.com,而非@gmail.com)。
2、利用人脉验证:。
✅通过LinkedIn联系该公司员工(尤其是中国留学生),询问职位真实性和公司文化。
1、雇主回避关键问题:。
✅问及H1B支持时回答模糊(如“看表现再说”)。
✅拒绝提供书面offer,仅口头承诺。
2、异常招聘流程:。
✅要求“付费培训”或“押金”(合法公司不会收费)。
✅面试过于简单,甚至不考察专业技能(可能是虚假职位)。
1、薪资结构必须明确:。
✅确认是年薪(Salary)还是时薪(Hourly Wage),是否有“绩效奖金”(可能无法兑现)。
✅要求书面offer,并核对与面试承诺是否一致。
2、合同关键条款检查:。
✅H1B支持:明确写进合同,包括“是否承担律师费”“抽签次数”。
✅竞业禁止协议(Non-compete):避免签署过度限制的条款(如禁止离职后2年内入职同行)。
✅解雇条件:避免“雇主可随时无理由终止合同”的条款。
警惕“延长试用期”:。
✅正规公司试用期通常3个月,若超过6个月且不转正,可能是拖延策略。
1、确保公司配合流程:。
✅要求HR提供往年的H1B申请记录(如LCA公示文件)。
✅确认公司律师是否专业(可查myvisajobs.com看该公司过往H1B成功率)
2、避免“H1B抽中后压薪资”:。
✅部分公司在抽中H1B后以“身份绑定”为由拒绝涨薪,建议入职前谈好转H1B后的薪资调整机制。
1、所有沟通记录存档:。
✅邮件、微信/短信记录(美国法律认可书面证据)。
✅工资单、合同、offer letter等纸质文件扫描备份。
2、记录工作时间:。
✅若公司拖欠工资,可用打卡记录、工作邮件等证明劳动事实。
1、工资拖欠/歧视投诉:。
✅向美国劳工部(DOL)或州劳工局举报(如纽约州NYSDOL)。
✅寻求公益律师帮助(如AAJC亚裔维权机构)。
2、H1B欺诈举报:。
✅向USCIS举报雇主虚假申请。
1、联系国际学生办公室(ISO):
✅若遇雇主威胁撤销签证(如“不加班就解雇”),学校可协助维权。
2、Career Center法律援助:
✅很多高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,帮助审核劳动合同。
1、积累本土经验:。
✅通过校内工作(On-campus Job)、正规实习(如CPT)增加美国职场经历。
2、拓展人脉网络:。
✅参加行业会议、校友活动,获取真实内推机会(避免付费内推骗局)。
3、提前规划身份:。
✅若H1B抽签失败,尽早考虑Day-1 CPT、O1签证或转战加拿大(EE/PNP政策友好)。
✅书面高于口头:任何承诺必须落实在合同或邮件中。
✅多方验证信息:公司、职位、薪资都要通过独立渠道核查。
✅敢于说“不”:若发现可疑情况,及时止损,避免越陷越深。
遇到不确定的情况,可匿名在一亩三分地等论坛提问,或咨询专业移民律师(初诊常免费)。谨慎行事,但也不必过度焦虑——多数正规企业会遵守法律,关键是要做好尽职调查。
求职路上,陷阱与机遇并存。作为留学生,既要保持开放心态迎接机会,也要时刻警惕那些看似“美好”的承诺。
记住:任何值得争取的机会,都不会要求你牺牲合法权益。从核查公司背景、坚持书面协议,到勇敢向不合理要求说“不”,每一步都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保护。
希望这份指南能帮你避开弯路,在美国职场走得更稳、更远。如果你也曾遭遇求职“套路”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,让更多人受益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